数字化制造研究所

数字化制造研究所
副高级职称

王爱民

王爱民

副教授

博导 硕导

学院及专业

平博pinnacle体育平台制造工程系数字化制造研究所

办公地址

求是楼410

100081

办公电话

010-68918673 13522662896微信同号

wangam@bit.edu.cn

王爱民:1971年生,工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于2003年获得清华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从清华大学国家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出站,随后在平博国际体育官网数字化制造研究所工作至今,2013-2021平博国际体育官网数字化制造研究所所长。长从事智能制造领域相关的计划排产与动态调度、可重构制造、制造执行系统、电弧增材制造、薄壁件加工变形控制工艺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智能集成等方面的研究,先后承担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项目、总装预先研究项目以及企业合作项目等五十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检索论文150余篇。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三等奖2、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出版专著《制造执行系统(MES)实现原理与技术》1本,独立主编制造系统工程教材2本,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件,获得软件著作权20项。

研究方向

1能制造执行系统(含计划排产与动态调度)

针对多品种、变批量、产研并重、混线生产的实际特点,面向加工/钣焊/电装/装配等传统离散型制造车间、SMT等自动化类型生产线、以舰船/卫星/导弹/车辆为代表等大型产品类型建造车间等,开展快速响应制造执行系统的研究,开发软件系统并进行实施应用。同时,结合智能制造的CPS思想,开展工业互联网(RFID及传感)、DNCMDC、组态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实现软件与硬件深度融合,形成一体化信息-物理控制机制。后续发展将引入并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在智能生产过程管控的作用,深入利用工业互联网先进技术,发展管理与工艺、制造与自动化等融合运行的新理论,研制服务化互联的智能制造执行系统及装置

针对复杂、动态生产环境下的车间作业调度技术进行研究,包括自动调度、人机交互调整、动态调度等技术,解决多关联约束下的自动排产、发挥调度人员经验的手工调整等问题,实现智能生产环境下的基于服务化、实时性的自动、优化作业排产,并能够始终与实际生产保持一致和具有指导性。在高级计划排产方面,后续将持续发展基于多智能体的第四代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第五代APS系统,实现智能制造核心工业软件的自主可控发展

2面向薄壁件加工变形控制的自适应加工工艺数字孪生

针对航空航天等大量、普遍存在的薄壁件加工变形控制问题,开展面向薄壁件加工变形控制的自适应加工机理、技术及装置的研究。一是以减少薄壁件加工变形的发生为目标,开展贯穿零件铸造/锻造/热处理/时效/切削加工的仿真分析、振动时效/超声去应力技术及装置、薄壁件结构-刚度分析、薄壁件精度-变形分析等研究,建立面向薄壁件加工工艺参数优化的专家推理系统,形成主轴功率/扭矩传感-推理计算(加工变形知识判断)-数控控制(进给和切深调整)-自适应循环控制的自适应加工控制思路;二是以变形发生后的补偿控制为目标,开展在线/在机加工变形数据采集、点云数据重构与配准算法、图形化补偿分析软件开发、加工变形偏差分析、自动加工补偿设置与执行等技术研究,形成3D测量(接触或非接触)-3D比较(公称模型与实际模型)-推理计算(加工余量、尺寸分配、误差补偿)-数控控制(进给和切深调整)-自适应循环控制的加工变形补偿控制思路。综合上述,结合在线加工变形数据采集及机床数控系统的集成控制技术,研发自适应加工控制装置,并面向工程实际开展应用。后续发展基于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工艺机理建模仿真及数字孪生的研究,发展军工关键工艺环节的自适应控形与控性智能加工技术、软件系统和装置,推动军工核心工艺能力水平的提升

3超声振动加工装置及系统特种技工

超声振动加工是当前面向硬脆高效、精密加工的首选方式,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课题系统开展了超声发生电源、换能器、变幅杆等装置研究与工艺试验方面的研究,具有良好的基础后续将在装置的小型化、精密化、工程化方向进行拓展加强超声振动加工数字化自适应控制水平,提升超声振动表面强化、激光增材内腔附加超声的磨粒射流加工等技术及其数字化工艺控制能力,为军工装备研制提供专用机床和机器人等装置。

4工业机器人智能应用装置及系统智能装置

结合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现场场景的智能应用需求,开展了机器人划线,涉及到三维工件扫描、点云重构、余量优化与配准分析、机器人末端执行器、自动执行等)、自适应焊接(根据工件在二维和三维的偏差实现自适应调整,涉及到机器人的智能应用)等方向均已经开展了相应的工作。目前正在结合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算法,开展智能工业机器人应用方向的系统及装置研究,包括基于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算法的微小元器件计数基于视觉的机器人识别/抓取/测试集成应用技术基于数据重构的机器人打磨等

代表性论文及研究项目

代表论文:

1 An online surface height measurement method for GTAW-based additive manufacturingDOI: 10.1007/s40194-019-00813-1WELDING IN THE WORLD : 64 : 1 : 11-20ISSN: 0043-2288SCI:1.5892020.01要期刊

2 A sequential path-planning methodology for wire and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 based on a water-pouring ruleDOI: 10.1007/s00170-019-03706-1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103 : 9-12 : 3813-3830 ISSN:0268-3728, SCI:2.6332019.08重要期刊

3 Process stability for GTAW-based additive manufacturingDOI: 10.1108/RPJ-02-2018-0046RAPID PROTOTYPING JOURNAL : 25 : 5 : 809-819ISSN: 1355-2546 , SCI:2.8012019.06顶级期刊

4 Study on the deposition accuracy of omni-directional GTAW-based additive manufacturingDOI: 10.1016/j.jmatprotec.2020.116649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ISN: 0924-0136SCI: 4.7992020.08顶级期刊

5 Spatial scheduling for irregularly shaped blocks in shipbuildingDOI10.1016/j.cie.2020.106985Computers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ISSN: 0360-8352 SCI: 5.43142021.02顶级期刊

研究项目:2019-2021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角色

轨道客车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域网络协同制造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主持

XXXX车间智能排产技术

国防基础科研

主持

智能总装工控XX与数字孪生技术研究

国防基础科研

主持

XX阵列组件智能车间集成技术

国防基础科研

主持

基于数字孪生的雷达总装智能车间集成应用技术

国防基础科研

主持

XXXX总装生产动态可重构配置及智能执行管控示范应用

装发快速转化

主持

叶片生产车间数字孪生监控平台研究与开发

航发产学研

主持

基于流程和知识库驱动的典型产品APS系统项目

企业技改项目

主持

年均到校经费500万元,具有充足的研究条件


成果及荣誉

1 基于智能排产适应多业务场景的制造执行系统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2021

2 复杂电子组件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电子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2020

3 相控阵雷达微波组件多型号混线生产智能管控技术及应用中国雷达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三等2020

4 曲面分段建造业务流程建模与仿真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2014

5 有源相控阵雷达快速响应研制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 2011

6 生产系统可重构关键技术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 2007

7 基于精度、物性和流程的虚拟装配技术研究及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2010

社会职务

1)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计算机集成制造工艺分中心专家。

2)《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和中文版、《平博国际体育官网学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Internationale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Welding in the World》等期刊的审稿专家;

3)泰山学院客座教授;

4)国防科工局国防基础科研十三五系列规划与指南论证、项目评审、验收专家。

5)智能制造领域eworks培训专家、航空301融融网首席专家、中科宇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