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里程碑
1950年,华北大学工学院(平博国际体育官网前身)汽车工程系设立内燃机专业;
1955年,苏联坦克发动机专业顾问到校,开始招收研究生;
1981年,首批获得军用车辆工程(含内燃机)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3年,获批“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硕士、博士点,并设博士后流动站,全国内燃机学科评估获第一;
2002年,“动力机械及工程”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5年,获“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点;
2012年,成为军用车辆动力系统技术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2013年,“能源与动力工程”被评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本科专业;
2014年,获批“军用动力与能源(车用动力)”国防特色学科;
2017年,成为中国内燃机学会设计与智能制造分会挂靠单位;
2018年,获“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
2019年,“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入选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
2019年,获批“能源动力类”工程博士点;
2020年,牵头新建“机电储能科学与工程”二级交叉学科;
2021年,获批“能源与动力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
师资和条件
现有专任教师93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43人,博士生导师58人,双跨院士1人、乌克兰工程院院士/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1名、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6人、国家级青年人才入选者1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国防“511”人才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师德先锋2人,北京市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获得者5人,型号总师/副总师7人,173/重点研发计划首席6人,拥有军用车辆动力系统技术国防科技创新团队,是中国内燃机学会设计与智能制造分会的挂靠单位。
经过“211工程”、“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和国防系统科研条件建设,已拥有比较完整的内燃动力总体及分系统、动传一体化、热管理、低碳能源、制冷及低温等方面的高水平测试条件,建立了完备的教学与科研创新体系。建有“清洁车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军用动力系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高效低排放内燃机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及 “汽车动力性及排放测试国家专业实验室”,是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清洁能源与动力方向的承载学科,全系各类科研设备总资产近3亿元,近五年主持国防973、重点研发计划、重点基金、军口863、国防重点装备型号、国防基础科研等项目200余项,科研总经费超过4亿元,发表论文90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16件,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教学奖励20余项。
我专业早期主要从事车辆动力系统方面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近年来,我们全球引进青年才俊,大力拓展研究方向,目前的研究领域已经涵盖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的六个二级学科方向:
(1)动力机械及工程: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发展新型军用高功率密度动力系统,实现支撑军用动力跨代发展,同时发展多功能新概念兵器装备动力技术。
(2)工程热物理:瞄准高效、高强化动力系统需求,研究工作过程与热力循环、高效高密度燃烧理论与技术、热力系统热管理、热力系统余热回收理论与方法。
(3)流体机械及工程:聚焦近/远海战装备的关键水动力基础科学问题,促进海洋运载装备水动力核心关键技术的创新发展。
(4)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以氢能、太阳能、高密度动力电池等为对象,重点突破可再生能源高效转化与利用的基本理论及关键技术。
(5)能源环境工程:研究移动源非燃烧污染物、超细颗粒物和非常规污染物生成机理及排放控制,开展非常规燃料燃烧的环境影响以及室内、车内环境污染研究。
(6) 制冷及低温工程:围绕极低温制冷和新型固态制冷技术,重点解决极低温制冷中高效器件及多级连续制冷的科学问题,形成节能环保、自主可控的前沿制冷技术路线。
人才培养成果
七十年来,本专业辛勤耕耘,德学并重,构建了从学士、硕士、博士直到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努力营造“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集体风气,努力遵循“更快、更高、更强、更新”的专业精神,致力于发展“运转速度更快、功率密度更高、承载能力更强、更加节能环保的新型动力系统”,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更快、学术水平更高、工程能力更强、乐于协作奉献的高端创新人才”。
目前本专业已累计为国防事业和社会各界输送了3500多名优秀毕业生,为内燃机行业的技术进步、特别是军用地面车辆动力系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全校开展的毕业生调查中,本专业满意度多次位居第一。
我国所有自主研发的军用车辆动力总设计师均为我专业毕业生,包括三代坦克发动机总师张保中、二代步兵战车发动机总师张国纲、两栖车辆发动机总师王增全、四代坦克发动机总师张树勇、新一代轻型坦克发动机总师刘福水、新一代装甲输送车发动机总师李向荣。
另外,我专业毕业生也不乏高级行政领导和成功企业家,原北京市副市长范伯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中央军民融合办副主任王树年,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朱华荣等都是本学科毕业生的杰出代表。
科学研究成果
1、研发新型132系列高强化柴油机,引领我军动力技术跨入数字化时代
瞄准我军新时代地面装备向“快速机动、全域作战”方向发展的重大需求,全面利用数字化设计理念和方法,开发出全地域、高机动性的15式轻型坦克8V132柴油机,装备部队、形成对印杀手锏,圆满完成了国庆70周年大阅兵任务。并在8V132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性能研制出6V132柴油机,用于新一代装甲输送车,实现了132柴油机系列化和高原装备战斗群的生成。
2、高端智库引领,推出“军用车辆创新与未来动力”国家方案
作为国内开展军用车辆动力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核心单位,承担了大量国防科工局、解放军装备发展部、军委科技委关于装甲车辆动力的规划论证和实施。作为“军用车辆创新与未来动力”中长期规划论证组组长单位,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已被纳入到装发、军科委科技发展体系,引领军用车辆新型动力技术发展。
3、研究制定系列移动污染源排放标准,引领汽车行业技术进步
拥有汽车动力性与排放测试国家专业实验室,专门从事移动源污染控制、测量技术研究工作。支撑了生态环境部和地方生态环境局在机动车和非道路机械领域相关排放标准与法规的制定,主持完成9部国家标准、7部地方标准,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做出了重要贡献。
4、借助传统燃油动力技术开发雄厚实力,积极推动我国氢能动力技术发展
通过高强化车用动力自主研发历程,锤炼了一支精干的研究开发队伍,形成了基础科学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及型号产品研制的核心能力,以此为基础,率先在我国开展了氢能动力技术研究工作,为我国首台氢内燃机及整车开发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助力国内首台船用氢内燃机落地和国际首台氢内燃机通航飞机首飞,被央视誉为中国氢内燃机技术的“摇篮”。
5、突破系列关键技术,推动我国涡轮增压器行业测试体系建设
以需求导向、勇于创新、绿色环保为指导思想,开展了测试标准提出和编制、测试方法研究和测试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工作,补充完善了我国涡轮增压器行业现有试验测试相关标准、方法体系,并提供了30余台套具有知识产权自主可控的测试设备,实现了国产品牌增压器企业的全覆盖,促进了行业竞争力的提升。
6. 潜心空化流动基础研究,助力我国水下发射和水上推进武器技术发展
紧密结合国防安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战略需求,聚焦近/远海装备的关键水动力基础科学问题,掌握了海洋运载装备水动力核心关键技术,开发了相关的性能预报和优化设计方法,有力地支持了我国航天和海上发射等领域的研制和保障工作。
7. 突破前沿制冷与极低温技术,形成节能环保、自主可控的前沿制冷技术路线
针对空间探测、量子计算等前沿科学中的关键制冷与低温技术,开展极低温绝热去磁制冷技术研究,突破基于多层结构磁工质的耦合制冷关键技术,探索极低温绝热去磁制冷高效循环理论,研制mK温区的高效紧凑极低温磁制冷系统,有望实现极低温磁制冷、深低温制冷等方面的工程应用
愿景和使命
特立潮头,展望未来。我们深知,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方成至善。为实现科技强国和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为打造国际一流的学科专业,我们愿与广大校友及社会同仁一起,锐意进取,砥砺前行。
更新时间:2023年11月